清迈倡议的历史起源
2000年,亚洲金融合作迎来关键一年,东盟国家同中国、日本、韩国一起签署了“清迈倡议”,该倡议重点缓解本地区面临的短期流动性难题,目的是弥补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不足,它来源于东盟货币互换安排的扩展,2003年,中国在“东盟10+3”会议上首次提出多边化倡议,为亚洲金融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亚太金融一体化潜力
亚洲开发银行在2021年末发布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亚太区域在内部贸易方面的一体化水平已接近欧洲联盟,在直接投资方面的一体化水平同样已接近欧洲联盟,该地区金融一体化的潜力很显著,在亚太区域内股权融资的来源中,有一部分占比达到21%,在债券融资中,亚太地区占比大约为23%。我国拥有亚洲最大的本币债券市场,东盟国家的本币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短板
中国与东盟在经贸投资领域有联系,这种联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亚洲区域外部需求带动的。在金融合作方面,我们迫切需要弥补实体连接方面存在的欠缺。当前双方关系比较紧密,可是金融与实体之间的连接不紧密,这对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造成了限制。要是能够加强实体之间的联系,就会对推动中国与东盟在金融合作方面有帮助,就会促使取得新的进展。
合作框架与人民币使用
中国和东盟国家正逐渐构建多层次的货币金融合作机制,该机制持续优化东盟区域内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设施,还不断改善政策环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后,中国金融业的制度性开放为双方合作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为两国合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人民币在东盟的使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宽。
新领域合作潜力与意义
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彼此重要的经贸伙伴,也是彼此重要的投资伙伴,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在探寻新兴领域与业态合作潜力的时候,双方能够把经贸合作提升到新高度,尤其是在全球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深入开展传统贸易的产业链合作,深入开展数字经济的产业链合作,有利于金融业更有效地支持区域价值链的调整,进而构建一个分工合理且高效的亚洲价值链。
亚洲债券市场建设意义
2022年乌克兰危机发生以后,国际金融制裁的风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加强亚洲共同债券市场的建设变得极为重要,特别是针对以我国在岸市场作为核心的亚洲债券市场。与此同时,持续完善我国和东盟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机制,这不仅能够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还可以扩大区域内货币的使用范围。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可以借鉴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在LCS合作方面的经验,进而将合作进一步拓展。
你觉得我国和东南亚国家在金融科技领域携手进行合作,未来会收获怎样突出的成果,欢迎在评论区讲讲你的看法,要是你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记得点赞并且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