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持续拉拢盟友,针对华为开展“围堵”举措。如今,就连以色列也被美国关注到了。中美以之间存在着这场纠纷,那么,它究竟会怎样发展?
美国围堵动作
当地时间1月16日,美国能源部副部长丹·布鲁耶特访问以色列,美国把针对华为的相关情况扩展到了这里,期间他就中资项目向以色列发出警告,他表示因存在网络安全担忧,投资可能使盟友在情报分享上有所保留,此前,特朗普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华为和中兴进入美国市场 。本月初,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前往以色列访问,他和以色列总理展开讨论,讨论内容包括华为投资问题,讨论内容包括中兴投资问题,讨论内容还包括“科技渗透”问题。
焦点海法港口
海法是以色列最大规模的港口城市,它也是美国关注的重点。2015年3月,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获得了租用海法港新码头25年的合约,该码头于2021年开始启用。海法港会举办美以海军联合演习,常有美国海军船只停靠,美国害怕中国通过这个港口搜集以色列海军以及美军的情报。路透社发表评论称,华为、中兴的行为是出于利益考量,这让美国心生担忧,而这种情况与上海港务租用海法港新码头的情形相同。
以色列的态度
对于美国发出的警告,以色列态度明确,一名参与授予上港集团合同的官员称,租码头通过了以色列所有相关安全部门审查,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美国“关于中国投资的安全警告是个笑话,彻底疯了”,他还指出,若想收集情报,租公寓就行,没必要投资港口,以色列能源部长施泰尼茨提到了美国的担忧,不过他也没有明确站在美国那边。
背后的利益考量
美国针对华为,还针对中国和以色列的合作,这完全是出于它自身的利益,在经济方面,华为等中国企业发展得很快,对美国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造成了冲击,在安全方面,美国夸大所谓的“间谍威胁”,在全球推行它的信息霸权,以色列有自身利益的考虑,中国的投资能够帮助它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像海法港建设新码头,这能提高当地的航运效率,也能带动经济发展。
国际关系的波澜
这件事在国际关系领域引发了较大震动,美国持续拉拢盟友围堵华为等中企,其行为破坏了国际市场原本公平的竞争环境,美以两国是盟友关系,然而在中以投资问题上存在分歧,以色列要在与美国的传统盟友关系以及与中国的合作利益间寻求平衡,这也使其他国家明白,在中美之间需谨慎抉择,绝不可盲目追随美国。
未来走向猜测
当前状况纷繁复杂,未来情形难以预先估计。要是美国持续施加压力,以色列或许会因这压力减少与中国企业合作,不过以色列自身利益使其不会轻易放弃中方投资。或者以色列会和美国谈判协商,去探寻解决办法。中国企业会始终坚守自身科技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华为会积极开拓其他市场,中兴也会积极开拓其他市场,以此降低被围堵所造成的影响。
你认为以色列最终会怎样做出选择,它会更偏向于美国施加的压力吗,还是会维护和中国的合作关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也别忘记点赞、分享这篇文章!